武鸣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武鸣区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意为“以武而鸣于天下”,地跨北纬 22° 59′ 58″~ 23° 33′ 16″、 东经 107° 49′ 26″~ 108° 37′ 22″之间,位于南宁市北部,西和西南与隆安县、平果县交界,北接马山县, 南邻南宁市区。2016年,武鸣区幅员面积3378平方公里,其中63.50%为丘陵;辖13个镇;总人口70.01万(2015年),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94.95亿元。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 每年在武鸣城区举办的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境内主要有国家4A级景区的伊岭岩风景区、大明山风景旅游区、花花大世界等景区。武鸣区有都(安)南(宁)高速公路、210国道线和省道20321线过境,有南宁至武鸣城市大道一级公路,城区距南宁市区32公里。